被董事長帶“坑里”:這家新三板公司要解散 曾經年入5個億
(原標題:被董事長帶“坑里”,這家新三板公司要解散,曾經年入5個億?。ǜ焦窘馍⒘鞒蹋?/p>
不久前,新三板公司彩虹光(834226)因付不起審計費,被調侃是“最窮新三板公司”。
不過和天易股份(831430)比起來,彩虹光算是“小巫見大巫”了,最近,天易股份直接宣布要解散公司!
在新三板,掛牌公司解散子公司的案例很多,但掛牌公司自身解散的案例不多見。天易股份是繼貝斯塔德(831542)后,第二家宣布將解散的新三板公司,同時也是首家宣布解散的做市企業(yè)。
曾經年收入超5億
5月4日晚,天易股份公告,公司董事會通過了關于解散公司的議案。
公告指出,公司目前經營已基本停滯,資產被查封、銀行賬戶被凍結,公司已經無法正常開展業(yè)務,且狀況仍處于持續(xù)惡化過程中,繼續(xù)經營將使股東權益受到更嚴重損害。
天易股份主要從事門窗、幕墻設計、生產安裝業(yè)務,2014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,在掛牌之前的兩年,天易股份一直保持著較強的盈利能力。
2012年公司營業(yè)收入為4.84億元,凈利潤4321萬元,2013年公司營業(yè)收入5.18億元,凈利潤4620萬元。
不過在2014年成功掛牌后,天易股份就開始走下坡路,2014年-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1769.5萬元、1076萬元、568萬元,持續(xù)走低。
公司在2014年年報中表示,2014年是天易股份成立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,銷售訂單低迷,成本費用逐漸上升,營業(yè)收入及利潤均未完成既定目標。
天易股份還決定,自2014年開始,用三年時間進行業(yè)務、管理及經營機制三方面的轉型。2016年是天易股份轉型計劃實施的最后一年,公司在年報中表示,業(yè)績已呈現(xiàn)扭轉趨勢,預計2017年上半年利潤會出現(xiàn)增長。
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(xiàn)凈利潤95.2萬元,的確實現(xiàn)扭虧為盈并明顯增長。然而就在曙光初現(xiàn)之時,天易股份卻突然發(fā)布了解散公司的消息。
天易股份走到解散的地步,很大程度上是董事長帶到“坑里”了。
今年3月12日,天易股份公告,其實際控制人、董事長兼總經理、法定代表人陳助國近期未能在公司現(xiàn)場履行職責,且通過通訊方式無法與之取得聯(lián)系。
當天公司股票緊急停牌,不過天易股份表示,公司高管均能履行正常職責,經營運轉正常。
然而僅僅過了2周,3月26日,公司就提示,其生產經營基本停滯,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,且對外負債較高,存在逾期貸款未清償的情況,持續(xù)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。
根據公告,天易股份將于5月21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,審議關于公司解散清算的議案。
機構投資者提議解散
天易股份自2015年8月27日至今,一直采用做市轉讓,雖然幾乎每個交易日都有成交,但成交額多在10萬元以下。截至2017年6月30日,公司共有股東41戶。
在掛牌初期,天易股份共有股東19戶,期間通過增發(fā)進入的有6戶,其他新增股東即是通過二級市場進入。
在天易股份股東中,有多家投資公司的身影,其中就包括深圳力合創(chuàng)贏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(yè)(有限合伙)、天津力合創(chuàng)贏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(yè)(有限合伙)、常州市力合清源創(chuàng)業(yè)投資合伙企業(yè)(有限合伙)以及河北金輝投資有限公司、深圳市拓景股權投資合伙企業(yè)(有限合伙),5家股東合計持有天易股份20.49%股份。
其中深圳力合、天津力合的執(zhí)行合伙人為深圳力合清源,常州力合的執(zhí)行合伙人為常州力合清源,二者均為新三板公司清源投資(835075)的控股子公司。
此次解散議案,正是由上述5家投資公司提出的,上述五位股東同時提出成立清算組,對公司進行清算。那么,如果清算,天易股份的股東們到底能拿回多少?
從2017年半年報來看,天易股份的情況還算不上太糟糕,當時公司凈資產依然有3.08億元,母公司資產負債率約49%。
不過根據清算相關規(guī)定,公司財產需要在支付各種費用并清償公司債務后,才能分配給股東。而天易股份目前涉及多起數額未知的債務糾紛,因此天易股份清算后,投資機構及個人具體能拿回多少,還是個未知數。
解散已有先例
在天易股份解散前,新三板公司貝斯塔德于2017年10月25日也發(fā)布了擬解散公司的公告,這是首家宣布解散的新三板公司。
貝斯塔德主營業(yè)務為制造及銷售用于生產黑色和有色金屬絲、繩、纜的工業(yè)設備、相關零部件及技術服務,2014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。
貝斯塔德解散的原因,與天易股份幾乎完全一樣。
公司表示,近年來,由于經營業(yè)績持續(xù)下滑、虧損嚴重,公司面臨資金風險、銷售收入下降和連續(xù)虧損風險等,各種風險隨時可能集中爆發(fā),繼續(xù)經營會使股東利益受到更大損失,通過其他途徑已無法解決,為了避免公司股東利益進一步受損,擬解散公司。
貝斯塔德從2014年開始陷入虧損,2014年-2016年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-544萬元、-1505萬元、-788萬元。
和天易股份相比,貝斯塔德的股東要少得多,僅有8名。但是在董事會上,6位董事中還是有1位投了反對票;在隨后的股東大會上,也有持股15.25%的股東反對解散。
目前貝斯塔德仍然在解散清算過程中,而這起解散案,還牽涉到股東間的股權糾紛問題。
在貝斯塔德宣布解散前不久,持有貝斯塔德13.85%的第三大股東蘇州創(chuàng)元高新創(chuàng)業(yè)投資有限公司,以及持股9.23%的第五大股東蘇州融聯(lián)創(chuàng)業(yè)投資企業(yè)(有限合伙),根據股東協(xié)議,要求貝斯塔德其他6位股東履行回購股份承諾。
上海仲裁委員會裁決,要求其他6位股東按照協(xié)議支付股權回購款本息,但直到公司董事會通過擬解散的決議,其他股東也沒有按時支付回購款項,雙方僵持至今。
延伸:解散公司有哪些流程?
根據《公司法》有關公司解散和清算的規(guī)定,公司經營管理發(fā)生嚴重困難,繼續(xù)存續(xù)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,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,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,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。
解散公司主要有以下幾步:
1.在解散事由出現(xiàn)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,并辦理備案。
2.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,并于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。
3.債權人在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,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,向清算組申報其債權。
4. 清算組清理公司財產、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,制定清算方案,并報股東會、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。
5.執(zhí)行清算方案,分配財產,財產的分配順序為:支付清算費用、職工工資、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,繳納所欠稅款,清償公司債務。
對于剩余財產,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,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。 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,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。
6.清算結束后制作清算報告,報股東會、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,并報送公司登記機關,申請注銷公司登記,公告公司終止。
在股轉公司方面,根據《全國中小企業(yè)股份轉讓系統(tǒng)業(yè)務規(guī)則(試行)》第4.5.1條規(guī)定:掛牌公司經清算組或管理人清算并注銷公司登記的,全國股份轉讓系統(tǒng)公司終止其股票掛牌
。
相關閱讀
- 全渠道五一狂歡盛宴,中免全球悅享季繪就假日文旅新圖景
- 問界推出五一車主親友同享道路救援服務 持續(xù)踐行“用戶至上”
- 賽力斯2025年一季度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毛利率高達27.62%
- 賽力斯發(fā)布2025年一季報 凈利潤同比增長240.6%
- 易聯(lián)眾保睿通與寧夏移動簽署“AI生命健康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”戰(zhàn)略協(xié)議
- 英科醫(yī)療發(fā)布《2024年度環(huán)境、社會和公司治理(ESG)報告》
- 沃爾沃售后獲CACSI豪華品牌滿意度第一,實力守護每一位車主
- 葫蘆娃藥業(yè):聚焦兒童健康 一季度環(huán)比扭虧為盈
- 美的服務工程師危機時刻挺身而出,奮力破窗救出被困司機
- 老板電器2024年:5年斬獲5000+專利!技術創(chuàng)新成增長核心引擎
推薦閱讀
快訊 更多
- 04-10 11:21 | 為“首發(fā)經濟”注入創(chuàng)新動力,CMEF見證寬騰醫(yī)學影像技術革新
- 02-20 18:53 | 手機也要上HBM芯片?三星計劃推出移動版HBM,預計首款產品2028年上市
- 12-30 16:40 | 國產首款DDR5內存問世!價格戰(zhàn)開啟,復制長江存儲擊敗三星路徑!
- 12-30 16:36 | 華為手機回歸第一年:全年銷量或超4000萬臺 有望憑借Mate 70在高端市場擊敗蘋果
- 11-26 18:19 | 眾興菌業(yè)擬與漣水縣人民政府簽訂《招商引資合同書》 擬投資設立漣水食用菌產業(yè)園項目
- 11-26 18:16 | 美芝股份中選vivo全球AI研發(fā)中心-精裝工程采購項目(標段二)
- 11-26 18:14 | 健之佳擬用不超1億回購公司股份 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
- 11-26 09:53 | 格靈深瞳收購深圳市國科億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增資5000萬
- 11-26 09:37 | 煒岡科技擬以1.49億購買衡所華威9.33%股權 華海誠科擬發(fā)行可轉債收購煒岡科技所持衡所華威股權
- 11-25 10:41 | 精工科技與眾億匯鑫簽署5.16億元銷售合同